上海在加速抢人,北京该怎么应对?
刚刚看到的消息,11月29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出通告称,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上海的官媒上观新闻在新闻标题中将此定性为“符合这些条件,不‘打分’直接落户上海”。
这已经是上海从去年开始的第三次放松人才落户政策。第一次针对的是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四所学校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就可直接落户上海。第二次是今年三月推出的打分落户新政,对在新城工作并居住的人才给予宽松的落户政策,大大缩短“居转户”年限。以这次人才政策特别针对的应届研究生来说,上海市的就有5万人左右,全国范围(含海归)大约有90万人,都是各地争抢的高端人才,无疑上海抢了一个先手。
其实全国范围能和上海抢人的真正对手只有北京,北京高校众多却一直严格限制进京落户政策,就连清北这样TOP2,近年来留京的比例也越来越低(清华去年本科留京率为21.9%,北大2019年的本科留京率只有16.1%)。北京当然也着急,也开始出台“抢人”新政,最近的一次应该就是今年7月5日出台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将建立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管单位、用人单位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对毕业生实行精准引进、分级管理,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同时明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走计划单列渠道,符合一定条件可办理落户”。对比可知,北京尚处于上海去年刚放开的阶段,名为放开,其实还是挑挑拣拣,层层设卡。
说来也巧,最近认识了一位北大毕业海外留学经常要跑北京的上海人,他很明确的告诉我他们两口子都不喜欢北京,他媳妇是觉得北京太土了,根本没有生活,他则是感觉再也找不到当年在北京上学时喜欢的烟火味道,感觉就是潮和土之间北京都丢了魂。我把他的看法发到了佰仕会的几个相关群,引起了广泛讨论,下面就摘录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从中或许能看出一些北京在“抢人”方面可以和上海扳手腕或者说要学习的地方。
MZM:常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间游走,当初想去的是上海,但是被安排在北京工作,刚毕业时做这样的选择原因就是一个:北京土而上海潮。现在也喜欢上了北京,但是每次在上海还是感觉更轻松愉快,因为上海更懂生活。在北京想逛街只能周末去逛国贸、大悦城这样的购物中心,而在上海下了班可能路上把街逛了,结果在北京就只剩下工作了。在北京想找一个地方喝咖啡都要找很久,还只能是星巴克这种连锁品牌,在上海就总是随时找得到各种纯粹的咖啡店(确实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咖啡店)。咖啡不代表精致生活,而代表生活的便利,是现代人需要的基础生活。北京的土确实是很多人诟病的,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政治科技文化中心,人们自然会有更高的期待。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衣着装束的得体往往会被评为软文化(审美与品味)。我一个朋友前几年逃离了北京去了上海,她是这样说的:通过一个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景看这两城市,你看北京尤其是冬天穿的几乎都是黑、灰,多么乏味!在上海,连文化演出、画展都比北京更丰富和方便,你说生活品质能一样吗?再那原本应该北京更强的艺术设计生态来说,北京有最顶级的高校与艺术教育,但现在这方面上海、深圳甚至杭州都是超过北京的,我每年都要去上海、深圳参加艺术周、设计周,疫情前去国外,而北京的设计周极少有其他城市的来,本地的都不愿意去,是不是充分说明了问题?
LSM:从北京和上海的比较来看,我个人觉得也越来越喜欢上海,原因如下:1,生活的便利性,上海的小超市,便利店,小商业的服务半径很小,服务时间又很长,感觉生活很方便。2, 规则意识,上海给人感觉是比较人性化,人人都很讲规则。北京给人的感觉是政治化,凡事要注意个等级。3, 经济的活跃度,不知是否因为是经济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总部搬迁到了上海,这些年,却鲜有企业总部移到北京。
ZYJ:作为老北京土著,高中时代痴迷北京史北京地方志研究,抱着《日下旧闻考》丛书研究老北京风物志,当时考大学差点去北师大历史系,拜在国内北京史权威候仁之教授门下,书中北京老建筑、老风味、节令、吃食、民俗等几乎不见了。北京建国第一次城市更新就是梁思成林徽因保存北京古建古貌没有被采纳。第二次计划经济政府企事业单位福利分房,再次胡同文化被大拆大建。第三次城市更新商品房时代,城市快速扩张,二三环摊大饼扩张到四环五环。通州原来为通县,是小学时代除草摘果研学农村,现在是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市副中心。作为胡同串子,四合院大杂院都住过,那时大家生活工资水平相当,相处时间长交往最好的是邻居,现在是同事,吃百家饭,蹭饭蹭电视机看,老年人拉起二胡,大院就可以票一下京剧或样板戏,胡同口街道边,哥几个喝着小二,吃着煮花生,再来碗卤煮,周末去公园早市现在被城管弄没了,去年传北京开放地摊市场结果假的。类似原来东四隆福寺、西四老字号商业没有了,隆福寺到现在还没改造完,部分改造的去过,又是艺术范文创范,太多了这样案例,且没有人气,其实如果在原有基础翻建改危,还是可以人山人海待一天,吃白魁老号正宗小吃,流览潮流服装小店,长虹影院看个电影或者扎在录像厅再看看经典港片,妥妥体验回忆杀。为什么王府井百货地下二层和平菓局、文和友只能单体一段时间爆红打卡,但无法复制也无后劲持续发展,根本上还只是物理环境,内装历史再现,没有还原原有生活体验,只有回忆没有体验,举例录像厅就是摆设,魂没了。上海这个城市每年去很多次,接触了上海土著,感觉处处体现精致与小资,上海本地女性喜欢精妆,北京大妞素面朝天心眼大,一方士养一方人,没有好坏对错,只是味道不同。上海的文化是被洋气洗涤过的上海滩,北京的文化是几朝古都历史沉淀的厚重。
SJH:在798的朋友开了一个文玩店,他跟我说北京人买家具先问的是哪个年份的。他去广州和上海交流,家具就看设计感和镶金镀银了,尤其福建和潮汕。我们的理解是,国际化上海走的更自信和前沿,从上海的各项艺术文化展览可以看的出来,很多国际大展首选上海,莫奈、安藤等,蓬皮社修缮期间的展览挪到上海,如果要修习中国文化,还是得北上去北京,光文物古董一项,其他城市就望尘莫及。
SJ:商业是讲对等交换的,所以,即便是销售东西,里面的服务和人文人情,也是销售力的强支撑。这就是为什么上海又切片切丝卖肉,现杀油爆配料汁卖鱼。跑了这么多年北京,从奢侈品专卖店的少爷小姐到餐饮食肆的气氛,总觉得上海北京和深圳是差异巨大的,最不适应是北京的商业的调性,硬气之中夹着供应方的傲慢气息。对顾客的尊重表现为服务的专业和恭敬,这方面日本人做得很极致的。但是来到中国,从百货到餐饮,日本的这个优良基因也没能为日式商业带来发展强势,反而是局促在一个片面小众的位置,其实也是耐人寻味的。从服务水准上上海最接近日本,这也是大家会更喜欢上海的一个原因。
ZZP:北京的确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可能正是这种杂处,一个阶段来看,确实有点四不像,但这就是当下中国城市消费形态的真实写照,是不是可以称作转型阵痛期?土和潮是相对的,不同阶段的心态有不同的看法,个人认为,现在的城市更新项目并没有真正跳出房地产化的短线思维惯性。其实就形态上来看,不存在太多的融合问题,融合更多的是从经营层面讲的,如果没有长线经营的思考,就不可能真正有长周期进行文化融合所有的收益。
YR:我祖籍上海人,全国很多城市都有工作居住体验,读书在大连,毕业后去深圳,以后又碾转南京、大连、北京、成都、西安等,一圈兜完,最后落脚上海归根,综合对比谈生活的质量与享受还是上海第一️。03-05年短暂在北京工作生活,每天都在四环里活动,当时觉得北京特别“潮”,一点不土,特别鲜亮。13-15又回到北京工作居住,不过搬到了五环外,那就完全变了感官,每次回城里也不觉得鲜亮了。这几年再回京出差,有了上海的对比,完全是受难了,除了几次故宫、首博的特展,人艺的大戏还能找回当初的感觉外。这几年北京把零售商业大幅驱赶后,舒适度指数大幅下降。还有我来北京很喜欢坐公交车溜达,透过玻璃看北京的市井气息,可是公交车上的黑衣人,时不时的训斥声,实在大煞风景,坏了兴致。我观察两地有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人,一年四季,北京人大多在车里,地铁里,而上海人多在路上…不光是气候原因。下次来上海不一定再去逛购物中心,去逛逛四川北路、瑞金路、南昌路,甚至是南京路背后的那些市井小店,那才是上海市民的味道。
我:在我眼中北京也是分裂的,也是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版块来看更合适。朝阳偏国际化,更像上海,是潮流发布和聚集区;海淀必然是科技产业,更像深圳,互联网科技相关的产业重镇,只会越来越强,昌平可算是其延展区;长安街以南到南五环的大南城(前面讲的东西城还是指长安街以北)更像广州,偏市井和商贸;大兴可分亦庄和黄村两大片,亦庄走的是开发区路线,是北京的智能制造基地,黄村偏生物医药,多个区府所在,且通过四号线与金融街、中关村、新机场紧密相连,会更适合生活和商业。感觉有点像苏州工业园,但没它那么发达,也说明潜力;石景山、门头沟、房山这片属于待激活区,现在是西部的大居住区,能否兴起要看首钢更新,不知对标武汉是否合适?大课题是工业城市升级转型;顺义跟朝阳可以连片考虑,特别是空港附近,相当于上海的大虹桥,中粮祥云小镇就知道顺义人民也是有精神追求的;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都算生态涵养区,适合乡村振兴,没法城市更新是真正不出京的后花园,大力发展慢生活产业吧;通州我是没想好会是怎样,原来算是朝阳东扩的大睡城,现在有了市府东迁还有环球影城,不知是否能复制并超越大望京,以大多数北京人的心理距离看,去那里基本跟去天津差不多,所以我对标的是天津,就是看起来不远,但基本不会想起来去。总的来说,北京要想抢人也是要因区施策,针对性的引进人才,提供适应的环境,才会有竞争力。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各位读者有什么不同的看见,欢迎给我留言,一起聊聊京沪之间人才流动这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吧。